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地球内核之谜:过冷现象与年龄探索

2025-07-26 07:50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地球内核之谜:过冷现象与年龄探索

在我们脚下的深处,超过5100公里的惊人距离,隐藏着一个地球的核心秘密——一个由铁和镍组成的实心球,它在塑造我们地表经历的各种条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神秘的内核不仅影响着地球的磁场,还间接保护我们免受有害的太阳辐射。然而,尽管它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关于它的形成和年龄,科学家们仍然知之甚少。幸运的是,矿物物理学的研究正逐渐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地球的内核是一个极为复杂且令人着迷的物体。它不仅负责维持地球的磁场,还像一个盾牌一样,保护我们免受太阳的有害辐射。这种磁场可能对数十亿年前生命繁荣的条件至关重要。内核曾经是液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冷却并凝固。当地球逐渐冷却时,内核在周围富含铁的液体“冻结”时向外膨胀。这个过程释放出一些元素,如氧和碳,这些元素与热固体是不相容的。它们在外核的底部形成了一种热的、有浮力的液体,这种液体上升到液体外核并与之混合,产生了电流,进而产生了我们的磁场。

要了解地球磁场的历史演变,地球物理学家使用模拟地核和地幔热状态的模型。这些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热量是如何在地球内部分布和传递的。科学家们假设,当液体冷却到其熔点时,固体内核第一次出现,这就是它开始结冰的时间。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传统的模型并没有准确反映冷冻过程。

科学家们开始探索“过冷”的过程,这是一个液体被冷却到冰点以下却没有变成固体的现象。在大气中,水有时会达到零下30度而不结冰,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地核中,尤其是其中含有的铁。计算表明,实际上需要高达1000K的过冷才能冷冻纯铁在地球的核心。考虑到地核的导电性意味着它以每10亿年10-20万K的速度冷却,这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挑战。这种高水平的过冷意味着核心在其整个历史(10亿至5亿年)中都需要低于其熔点,这带来了额外的复杂性。

由于我们无法直接进入地核——人类只在地球内部钻了12千米——我们几乎完全依赖地震学去了解我们星球的内部。内核于1936年被发现,其大小(约为地球半径的20%)是地球深部最受约束的属性之一。我们用这个信息来估计地核的温度,假设固体和液体的边界代表熔点和地核温度的交点。

然而,这个假设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地核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冻结的,当前地核-地核边界的热状态表明了当地核第一次开始冻结时,组合地核可能已经低于其熔点多少。这表明,核心最多可能是过冷约400K,这至少是地震学所允许的两倍。如果核心在冻结前被过冷了1000K,那么内核应该比观测到的要大得多。或者,如果1000K是冻结所必需的,但从未实现,那么内核就根本不应该存在。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准确,那么解释是什么呢?

矿物物理学家已经测试了纯铁和其他混合物,以确定启动内核形成需要多少过冷。虽然这些研究还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已经有了一些有希望的进展。例如,科学家们已经了解到,意外的晶体结构和碳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过冷。这些发现表明,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某些化学或结构可能不需要如此不合理的大过冷。如果内核可以在低于400K的过冷度下冻结,就可以解释我们今天看到的内核的存在。

了解内核的形成过程具有深远的影响。先前对内核年龄的估计延伸5亿到10亿年,但这些估计都无法解释过冷的问题。即使是100K的适度过冷也可能意味着内核比之前认为的年轻几亿年。这对于那些研究太阳辐射对大灭绝影响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了解古地磁岩石记录中内核形成的特征,即地球磁场的档案,是理解磁场在可居住条件和生命出现中作用的关键。

此外,地球内核的年龄还关系到我们对地球整体热演化的理解。如果内核比预期的年轻,那么这意味着地球内部的冷却过程可能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复杂和动态。这种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地球未来的变化,还可能对我们对其他行星和卫星的内部结构的理解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内核的过冷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神秘的核心。尽管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未解之谜,但随着矿物物理学和地震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在未来解开更多的谜团,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居住的这颗蓝色星球。#2024每日幸运签##妙笔生花创作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