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小岗村和好村官沈浩的前世今生

2025-07-24 22:05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小岗村和好村官沈浩的前世今生

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

现在的小岗村

40年前的小岗村

安微凤阳县的小岗村在1978年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穷村,解放二十多年年年吃国家的救济一粮,许多村民住的还是草房,年年外出讨饭!

小岗村在集体时期,都怕多干吃亏,所以懒惰消极,守着平均每人四亩地打得粮食还不够吃,还要国家救济,还要去讨饭,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在是罕见,但小岗时硬是做到了!我就想:全国农民如果都象小岗村人那样,不好好种地吃国家救济,国家哪来的救济粮?全国农民如果都不好好种地都去讨饭,哪里有还饭可讨?小岗人当时能吃到国家救粮,能讨到饭说明当时多数农民还是努力种地的!试想:当时全国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农民象小岗人那样吃救济讨饭,根据当时的中国农业生产水平是根本养不起这三分之一农民的!这三分之一的农民非被饿死不行!

全国解放二十多年,其他地方农民都在艰苦奋斗,年年公粮,交余粮,平整土地修水水库,粮食逐年增产,小岗人却出工不出力,年年要国家救济,年年外出讨饭。后来到1978年,国内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小岗18个壮年男人再也不能忍受全村多数人出工不出力,年年吃救济讨饭的生活,冒着违犯国法坐牢的风险,联名上书要求分田单干,上级批准了小岗18汉分田单干的要求,小岗村分田单干后,一年的粮食产量竟超过了以往十几年的产量!!!上级把小岗树为典型,并向全国农村推广,小岗火了!小岗出名了!小岗可谓是一下子闻名全国,人人皆知!小岗人一集体时不干,分田单干后大干这种精神和行为在中国农业发展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篇!

改开后几十年,国家对小岗这个典型真是爱护有加,关怀备至:给钱给物,盖房修路,无奈小岗人分田单干后,一年过了温饱线,二十多年未进富裕门!到2000年后小岗村仍然是安徽乃至全国的贫困村!这与小岗村在全国农村的典型榜样地位很不相称!

上级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所以2004年下派安徽省财政厅的一个副处级干部沈浩,来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试问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有哪个村有这样的待遇?没有!仅小岗一个村有如此待遇!

沈浩是个非常踏实非常优秀的人!上学是个好学生!上班是个好员工!当小岗村官是个好领导!

1984年,高中毕业,考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现铜陵学院)。在铜陵财经专科学校期间,沈浩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1985年,他是全校唯一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也是全校唯一的“省级三好学生”。1986年毕业前夕,沈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

沈浩是个不守旧规,有思路,有办法,能干事,会建业的优秀领导干部!

2004年来到小岗任村支书后,他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到南街村,华西村,红旗渠等集体经济搞的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取经,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发展的新路,改变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他在任5年多,把分田单干的土地收回集体,统一调配使用,为小岗村民每户争取2万元资金翻盖新房,引进资金近30亿元,建设了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旅游观光区。小岗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6600元,村道修好了,家家户户改善了住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称他是“我们离不开的干部”。在他任期三年期满后,小岗村民第二次按手印要求沈浩继续留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6岁!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树立起了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小岗村改开前后的变化给人们的启示:

1.有的人真的不适合走集体道路,大集体时他就出工不出力,适合单干。

2.单干只能温饱不能致富!

3.村支书非常重要,一个好的村支书可以整合优化村集体的土地人力资源,运用科技发展现代科技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这是分田单干土地碎片化办不到的!

4.政府的关爱支持非常重要,在某些时候起决定作用,如下派高水平的干部任村官,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可决定一个村的兴衰!

5.村民的眼界很重要:按手印分田单干,站在了当时中国农业改革的潮头,引起了上级领导政府的重视和扶持。第二次按手印留住了一心为民能干事的好村官沈浩。二次按手印使名不见经传的穷村成为闻名全国的富村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