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六姊妹》热播争议:三代女性群像的“真实”与“割裂”

2025-07-12 18:05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六姊妹》热播争议:三代女性群像的“真实”与“割裂”

作为2025开年现象级年代剧,《六姊妹》以淮南何家三代女性的50年命运沉浮为脉络,凭借扎实的剧本与全员实力派演员阵容,首播即创下收视率破3的佳绩。然而,这部被誉为“女性版《人世间》”的作品,却在“真实感”与“戏剧性”的平衡中引发两极争议。

“牺牲型长姐”人设,是歌颂还是枷锁?

剧中大姐何家丽被塑造成“家族守护神”:年纪小时,她就剪辫明志,要像男人一样扛起家庭重担。面对家仇,选择牺牲与青梅竹马汤为民的爱情,嫁给务实可靠的张建国。这一角色虽然赚足观众眼泪,却也引发质疑。

何家丽对原生家庭的无限妥协,本质是“长姐如母”封建观念的变相延续。剧中她为妹妹们放弃参军、婚姻自主权,最终反被家人背刺的情节,被批“用苦情掩盖女性主体性缺失”。

相比原著中何家丽对命运的反抗,剧版强化其“圣母”属性,弱化了她因压抑产生的自私与偏执(,导致角色沦为工具性符号。

“全员素颜”是真实,还是审美降级?

剧组宣称“摒弃滤镜,还原年代质感”,梅婷、高露等演员以素颜出演60年代劳动女性,获得“打脸假精致”的赞誉。但争议随之而来:

为凸显年代感,角色服装多采用灰蓝色调,发型粗糙凌乱。有观众吐槽“60年代女性并非不修边幅,粗布衣服也能穿出精气神”。

36岁的颖儿饰演青年何家艺时,刻意用暗沉粉底塑造沧桑感,反被指“妆容僵硬,不如直接启用年轻演员”。

“反派工具人”逻辑,削弱时代厚度

剧中设计的多组对立关系存在明显叙事漏洞。如:

汤婆子一家对何家的欺凌停留在“重男轻女”“嫉妒使坏”层面,缺乏更深层的时代动因。

张建国作为“完美丈夫”,无条件支持何家丽扶贫式付出,缺乏个体意志的展现,被讽“当代男德标本”。

结语

《六姊妹》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女性从“为家而活”到“为自我而战”的漫长进化史。当观众为梅婷的眼泪心碎时,或许更该思考:我们需要的究竟是“被仰望的牺牲者”,还是“能脆弱的普通人”?答案,藏在每个何家女儿未说完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