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若干著名战役指挥实践与经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我军若干著名战役指挥实践与经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本文选自军事科学院战役战术部编著《我军若干著名战役指挥实践与经验》。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后,为粉碎美军、南朝鲜军企图于“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于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击战。是役,志愿军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直接指导下和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解放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领土,收复了“三八线”以南瓮津半岛和延安半岛,粉碎了敌人迅速占领朝鲜北半部的企图,有力地打击了美军的侵略气焰,迫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从而基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
一、战役指挥
(一)战役准备中的指挥
1、针对敌人的企图,确定第二次战役的作战方针
北犯之美军、南朝鲜军遭志愿军第一次战役的突然打击后,仍然错误地判断我出兵实力仅为6-7万人,主要企图是保护边防安全和鸭绿江电力设施。加之,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未行大规模追击,致使敌对其判断坚信不移。因此,敌人并未过远向南收缩,仍将其地面部队主力分别置于清川江南岸和黄草岭、赴战岭以南地区,与志愿军保持接触或对峙,并以小规模攻击进行试探。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仍坚持军事进攻迅速占领全朝鲜的既定方针,并拟定了新的攻势计划:首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以期察明志愿军的实力和企图;以航空兵摧毁与封锁我后方交通和补给线,阻止我国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加兵力。尔后发起“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以5个师经长津湖西进,以8个师又2个旅由清川江北上,两军在江界以南会合,围歼志愿军和人民军于朝鲜北部,并赶在鸭绿江冰封前攻占全朝鲜。敌为实现其新的进攻计划,还将美第25师主力、土耳其旅、英第29旅北调西部前线,将美第3师调东部前线,使前线地面作战部队比第一次战役增加了2个师又2个旅,达13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团,计22万余人。
志愿军指挥员认为,由于敌人受恃强骄狂心理驱使,绝对不会轻易放弃占领全朝鲜的企图,必仍将倾力继续北犯。毛泽东也认为,敌略加整理后,有向我军举行反攻之可能,电告彭德怀务必注意。据此,志愿军指挥员立即指挥所部投入反击敌人再次北犯的准备工作。同时,报请中央军委批准第9兵团(辖第20、26、27军,每军4个师,共12个师)入朝,担任东线江界、长津方面的作战。第9兵团入朝后,志愿军总兵力达9个军30个师,约38万人。
11月6日,敌人果然以部分兵力向我发起试探性进攻。
判明敌人将继续北犯企图后,彭德怀指出:麦克阿瑟很狂妄,瞧不起我们,不相信我大部队已经过江。我们就利用他的骄狂和判断失误,示弱于敌、诱敌深入,然后寻机歼灭之。这就确立了诱敌深入,各个歼灭的战役方针,并据此作了迎击敌人再犯的相应部署:令西线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军分别以主力置于新义州、龟城、泰州、云山及熙川以南新兴洞、苏民洞、妙香山地区,各军各以1个师分别位于宣川、南市、博川、宁边、院里、球场地区,以宽大正面运动防御与游击战相结合,如小敌,则歼灭之,如大敌则边打边退,诱敌深入,向敌侧后转移,以便配合主力消灭敌人。东线第42军主力仍置于古土里、旧津里、赴战岭地区;以1个师位于宁远,该师一部位于德川向阳德方向游击活动。毛泽东复电批准了上述方针和部署,指出: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必须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并重申,第二次战役应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志愿军指挥员针对敌人进犯情况提出,为粉碎敌人再犯企图,决于东西两线均诱敌深入,先歼其侧翼一路,尔后猛烈扩张战果,并作了相应部署。同时决定,如果西线敌人不进,则待东线我第9兵团打响后调动敌人时,集中3个军出德川及其以南寻机歼敌,把战场推前,以利持久作战。与此同时,志愿军指挥员亦设想了在敌不进情况下应采取的打法。毛泽东电示,目前部署及下一步作战意图很好,即照此稳步施行。要求志愿军指挥员,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的1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两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如能达成这一目的,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为贯彻落实上述指示,彭德怀再次明确了第二次战役的作战方针,采取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各个击破歼灭敌人。同时提出了诱歼敌人的设想:西线,准备诱敌至大馆洞、温井、妙香山、平南镇一线;东线,则将敌诱至旧津里、长津线歼灭之。指出,在今年还必须要打一仗,将战场推到平壤、元山地区,再消灭敌人至少6-7个团,迫使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以便我军将来大举反攻。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确定第二次战役的作战方针,充分考虑了志愿军的根本任务是扭转朝鲜战局这一必要性,同时考虑了可以抓住并利用敌人恃强骄狂、孤立冒进的弱点,以达成对其各个歼灭的可能性,完全符合当时敌我双方的客观实际。
2、积极诱敌深人,完成战役准备
11月6日,敌地面部队开始试探性进攻后。西线之敌首先以南朝鲜军2个师分别向飞虎山、德川进攻;尔后英军1个旅、美军2个师也分别北渡清川江,各以部分兵力向博川、宁边一线进攻。
东线之敌美军1个师向黄草岭进攻,另1个师一部由丰山北犯;南朝鲜首都师一部窜占明川。同时,敌为阻止志愿军继续入朝,彻底切断我后方补给线,为其大举北犯创造条件,发动了以轰炸鸭绿江上所有桥梁为主要目标(为时两星期)的空中战役。8日,东线敌人进犯古土里、丰山、吉州;西线敌人则集中兵力沿清川江北进。彭德怀判断,东线之敌企图迂回江界断我后路;西线之敌继续沿清川江北进。待其翼侧得到保障后,再集中靠拢逐步压缩向西北稳进。因此指出,我为以逸待劳,便于后方运输,拟仍以诱敌深入,各个歼击方针,并作了如下部署:东线,令第9兵团以1个师迅速进至旧津里以南,构筑纵深阻击阵地,以节节阻击诱敌深入;主力分别集结于旧津里西南及东南地区。西线,考虑到将在该方向实施主要反击,能否按计划诱敌深入,并于必要时阻滞敌进攻,对于我完成反击准备和实施反击作战极为重要。因此,彭德怀决定以第38军第112师诱敌深入,并令其沿清川江东岸节节抗击,引敌至妙香山地区,坚决扼守之;主力隐蔽集结于下杏洞、球场以东、德川以北之山地。令东线第42军主力加入西线作战。
志愿军指挥员指挥东、西线阻击部队予敌一定杀伤、主动放弃黄草岭和飞虎山阵地后,继续指挥所部节节阻击诱敌深入。10日,志愿军指挥员令西线所部主动放弃博川后,敌开始全线椎进,但行动谨慎,前进缓慢。至15日,西线之敌仅前进9公里,进至博川、龙山洞、宁边、德川一线;东线之敌推进也不过10多公里,进至下碣隅里及丰山、明川以北一线。志愿军指挥员认为,由于敌人有第一次战役分兵冒进、遭受打击的教训,变得小心谨慎了;而志愿军的节节阻击,更增加了敌人的疑虑。因此决定,为进一步迷惑、骄纵敌人,引诱其放胆前进,放弃阻击、反击,大步后撤。16日,我西线各军开始主动后撤;17日我西线各军继续北撤,东线第20军在柳潭里以西及西北地区完成集结,第42军主力则开始向宁远东北地区转移,敌果然被我之行动所迷惑,错误地判断志愿军“怯战退走”,于是加快了进攻速度。至11月21日,西线敌军7个师又3个旅进至其预定“攻击开始线”,完成了战役展开;美军1个师及英、土军各1个旅也相继由二线前调。东线敌先头美军2个师,分别进至下碣隅里以北和丰山地区。
与此同时,西线志愿军主力分别移至定州西北、龟城、泰川、云山、德川及宁边以北预定集结地域;东线第27军到达旧津里及其以北地区,第26军进至厚昌江口地区。志愿军主力完成集结的同时,各军指挥员指挥所部抓紧时间补充休整、总结初战经验、进行战役动员、抢修道路桥梁,组织侦察分队深入敌后破坏交通、侦察敌情、开展游击活动等。
21日,西线之敌进抵预定“攻击开始线”后,志愿军指挥员判断,敌可能分数路齐头并进北犯。其右翼南朝鲜第2军团3个师可能经熙川向满浦方向进攻;中路美军3个师可能分向楚山、碧潼或昌城、朔州方向进攻;左翼英军1个旅可能向新义州方向进攻。为歼灭进犯之敌,志愿军指挥员决心按照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西线,待南朝鲜的3个师进至虎狼岭北、妙香山、下杏洞一线后,首先以2个军在另1个军一部兵力配合下,歼灭该敌。占领德川、宁远后,分向军隅里、三所里和顺川方向攻进,断敌退路,打开战役缺口;得手后集中主力攻歼清川江西岸之敌,并视敌进展情况或先歼灭美第24师于龟城、泰川地区,或先歼灭美骑兵第1师、美第2师于温井以南利洞、龙浦洞之线。东线,第9兵团首先以2个军歼灭美军2个团于长津湖地区,得手后再歼美军另1个师一部;并以1个师担任穿插迂回任务,全力抢占黄草岭阵地,阻敌南逃或北援;1个军暂留厚昌江口地区,准备阻击可能沿鸭绿江西进的美军1个师或随时投入第一线作战。上述决心,反映了志愿军指挥员敢于大胆穿插迂回,实施侧后攻击,善于抓住敌之薄弱部位和要害,从弱敌处开刀的思想。这样,既能保证一举打开战役缺口,也利于歼灭该敌后向美、英军侧后迂回,断其退路,大量歼敌。
23日,西线南朝鲜军2个师进抵德川、宁远线继续向北推进;南朝鲜军1个师由价川地区东移北仓里、假仓里;美军1个师已接替价川地区防务,余敌分别进至球场、龙山洞、博川线。东线,美军1个师主力和另1个师一部兵力,分别进至柳潭里、下碣隅里和新兴里地区;敌2个团已东移宁远东北横川里、社仓里。中央军委分析这一情况认为,西线之敌增强了右翼力量,特别是美第2师东移价川更便于随时东援;东线之敌增强了主力侧后掩护力量,增加了我穿插迂回难度。因此,毛泽东电示志愿军指挥员,我在清川江东岸发起攻击后,应估计到美第2师、骑兵第1师向东增援的极大可能性。如是,我军难以达成歼灭南朝鲜军2个师之目的,从而可能影响到下步的作战;也将因迂回突击力量不够,使战局难以发展。因此,建议增强西线我军左翼的突击力量。以1个军首先歼灭宁远地区之南朝鲜军第8师,然后向孟山、北仓里进击南朝鲜军第6师;以1个军首先歼灭德川地区之南朝鲜军第7师;以1个军对付球场、院里方面可能向东增援之美军2个师,以保证我军首先歼灭南朝鲜军2个师,并对下一步对美军作战造成战役迂回的有利条件。同时指出,东线第9兵团歼美军2个团的部署中,仅以1个师迂回至黄草岭线,亦嫌不足,因为该师须同时担负阻击美军1个团北援任务,须设法加强,以利歼敌。
志愿军指挥员依据毛泽东指示和敌情变化,进一步调整歼敌部署;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担任战役迂回的第38、第42军,首先分别歼灭德川、宁远、孟山之南朝鲜第2军团3个师;第40军东移新兴洞、苏民洞以北地区,以1个师接替38军112师防务阻击敌人,主力向杜日岭、西仓(德川西)插进,阻止美军东援。第40军东移后,第39、第66、第50军亦逐次东移接防,保持战线完整。志愿军发起进攻后,积极箝制和抓住各自当面之敌歼其一部。同时,调整了东线向黄草岭迂回的部署:令第9兵团以1个师围歼社仓里、黑水里之南朝鲜军第26团,得手后向黄草岭以南上、下通里攻击,并阻敌北援;另以1个师向黄草岭、堡后庄(美陆战第1师指挥所)攻击,得手后协同主力围歼古土里、柳潭里地区之美陆战第1师2个团。第26军亦前出至长津地区集结,准备围歼可能西援的美第7师,并准备向丰山一带美军进攻。
这一新的部署,不仅增强了志愿军预定反击方向的突击力量和迂回兵力,形成了局部兵力优势,且对正面与翼侧配合、预备队使用等问题均做了新的调整,既利于我阻止西线美军东援,也便于我协力歼敌确保反击作战效果。毛泽东指出,你们的作战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望坚决照此执行。
(二)战役实施中的指挥
1、实施反击、迂回,歼灭北犯之敌
11月24日,敌军开始了“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西线,左翼美军、南朝鲜军各1个师及英军1个旅,由嘉山、古城洞地区分向新义州、朔州方向进攻;正面美军2个师,由立石、球场地区分向朔州、碧潼、楚山方向进攻,敌第二梯队1个师又1个旅位于顺川和军隅里地区机动;右翼南朝鲜军2个师,分由德川以北寺洞和宁远地区向熙川,江界进攻,其第二梯队1个师位于北仓里、假仓里地区机动;英第29旅位于平壤、空降第187团位于沙院里为集团军预备队。东线,美军3个师主要沿长津湖向武坪里、江界方向进攻;南朝鲜军2个师沿东海岸向图们江边推进。
敌发起全面进攻后,志愿军指挥员为进一步造成敌人错觉,继续指挥部队以运动防御诱敌深入。至25日,西线各路敌军被诱至我预定战场。志愿军指挥员认为,歼敌战机已经出现,必须立即开始反击作战。25日黄昏,遂首先指挥西线第38、第42军对德川、宁远地区之南朝鲜军第7、第8师发起反击。同时,为防止清川江北岸之敌东援或南逃,电令正面各军分向博川、宁边、价川方向突击,并要求各军组织精干的侦察部队,携带足够的炸药,于当日晚插至敌后破路,并准确掌握敌进犯情况,将深入突出之敌抓住包围,如得手,则当夜攻歼之。否则,即严密包围不使跑掉,以便集中准备好火力再行歼灭之。
至26日晚,志愿军将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歼灭,占领了德川、宁远,在敌西线右翼打开了战役缺口,为实施战役迂回创造了条件。
当志愿军围歼德川、宁远地区之南朝鲜军第7、第8师时,志愿军指挥员即作了向敌侧后迂回的部署,先令第38军歼灭当面之敌后速向军隅里进攻,并派得力指挥员率1个营或2个营经三所里南小道进至新安州、永柔间破路,断敌南逃北援。
志愿军歼灭南朝鲜军第7、第8师大部并攻占德川、宁远后,志愿军指挥员预见到战场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除令西线正面各军包围歼灭敌人一部,积极抓住当面之敌,不使逃脱外,立即着手组织多重战役迂回。即令第42军立即西向孟山、北仓里、假仓里攻击前进并歼灭该地之敌后,继续向顺川、肃川攻击前进,截断敌军退路;令第38军以主力迅速向军隅里攻击前进,一部兵力取捷径向三所里前进,阻敌撤退和增援,配合第40军围歼院里、球场地区的美军第2师。27日第42军攻占孟山后,敌为封闭战役缺口,阻止志愿军进攻,急调1个师又1个旅向新仓里和德川机动。志愿军指挥员判断,在我第9兵团今晚发起攻击后,西线敌极可能退向清川江东岸,求得东西两线会合于元山至安州狭小地带筑成防线阻我南进。遂决心集中力量首先歼灭美军第9军的2个师,并以有力一部兵力挺至肃川切断敌人退路;第二步再求得在敌撤逃中全线猛追侧击,抓住并消灭部分敌人。据此,志愿军指挥员再次对战役迂回作了周密部署:令第38军以主力向院里、军隅里进攻,一部兵力向三所里进攻,迂回堵击军隅里、价川方向东援南逃之敌;令第42军继续歼灭北仓里、假仓里之敌,尔后以主力向顺川、肃川方向进攻,断敌退路;令1个师向成川进攻,得手后或原地阻歼逃敌,或会合朝鲜人民军向平壤、汉城间猛进;令第40军以有力一部兵力截断球场之敌退路;令第39军在歼灭当面之敌后向院里进攻,协同友邻会歼球场地区之敌;令第66军逼近古城洞、龙山洞,抓住歼灭该地之敌后向宁边、军隅里进攻;令50军主力歼灭大宁江西岸残敌后,向博川以南之下里进攻。
这一部署体现了我军迂回包围歼敌的一贯思想,特别是多层迂回部署,均指向敌侧后交通要道和战役要点,若能全部实现,将封闭西线美第8集团军于朝鲜半岛东北部,便于我分割围歼;即使部分实现,也将震憾敌人,为我大量歼敌创造条件。
27日晚,志愿军指挥员指挥西线部队对敌实施战役迂回的同时,指挥东线第9兵团按预定部署发起反击,当夜即完成了对长津湖地区之敌的分割包围。
28日,清川江以西之美、英军开始收缩。毛泽东认为此时是歼敌良机,故于当日电示志愿军指挥员:目前任务是集中我4个军,歼灭美军骑1师、第2师、第25师的主力。只要歼灭了美军这3个师的主力,整个局势就很有利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仗,望令各军努力执行之。遵此,志愿军指挥员迅速调整了部署:令第42、第38军迅速完成战役迂回任务,切断肃川方向敌之退路;令第40军立即尾追由球场南逃之敌,并在到达价川、军隅里后转向安州以南进攻;令第39军协同第66军围歼宁边之敌,得手后由军隅里方向沿铁路线转向安州进攻;令第50军向博川以南攻进,截断博川、宁边间敌退路,尔后协同第66军围歼清川江北岸退逃不及之敌。至29日晨,西线志愿军各部分别进至新仓里、凤鸣里、院里、大成洞等地区。第38军第113师主力进至三所里后,又及时抢占了三所里以西之龙源里,切断了敌人由军隅里通往顺川的两条退路,形成了对美军第2师、第25师、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南朝鲜军第1师各一部的三面包围。
至此,志愿军除在东线完成了对长津湖(主要是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地区之敌分割包围外,西线战役迂回亦取得了重大进展。
28日,东线长津湖地区之敌为改变被分割包围的态势,连续向我猛攻。志愿军第9兵团指挥员一面组织抗击敌人连续攻击,一面调整部署,继续歼灭被围之敌。经2天作战虽歼敌一部,但因被围之敌拼命抵抗,我难以进展。此时,第9兵团指挥员进一步察明,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地区被围之敌有4个团、1个坦克营、3个炮兵营共1万余人,比原估计数量多出1倍,遂决心集中兵力各个歼敌。首先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新兴里地区之美军一部,尔后转移兵力逐个歼灭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具体部署是:令第27军第81、第80师围歼新兴里地区之敌,军预备队第94师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令第20军第58师、第27军第79师分别对下碣隅里及柳潭里之敌进行箝制性攻击,配合第27军主力歼灭新兴里地区之敌。30日晚,第9兵团指挥员指挥第27军主力对新兴里之敌发起进攻,敌遭重大杀伤后遂向南突围。第9兵团指挥员立即指挥所部转入尾追堵截,将敌大部歼灭于新兴里、新岱里地域。残敌南窜至后浦、泗水里地区,又被我阻击部队歼灭。
29日,西线敌人开始全线退却的同时,急调美军1个师、英军1个旅的部分兵力向北增援接应。南逃、北援之敌猛攻我龙源里、三所里阵地,企图打开通路。彭德怀认为,我能否守住龙源里、三所里阵地,坚决卡住敌人南逃北援,成为能否大量歼灭被围之敌夺取战役胜利的关键。为此,彭德怀亲自与第113师指挥员联系,令其不惜任何代价坚决把敌人卡住。同时,为集中主力迅速围歼敌人,志愿军指挥员令第38军主力迅速向堵击部队靠拢;令第42军迅速向顺川、肃川方向进攻。指出,能否乘敌撤退混乱中消灭敌人主力,关键是能否先机占领肃川,断绝敌人退路;令其他各军应乘机迅速发展进攻,歼灭当面之敌。由于担任堵击任务的第113师牢牢守住了三所里、龙源里阵地,使南逃北援之敌虽仅相隔不到1公里,却始终未能会合。
12月1日,敌见从三所里、龙源里地区突围无望,开始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志愿军指挥员立即指挥第40军尾追,但因第42军遭敌阻击,未能按时插到顺川、肃川、切断敌南逃退路,敌乘隙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志愿军指挥员随即命令西线各军转入战役追击,要求各军在追击中务须多选平行路,以一部兵力实施尾追,以主力切断敌人退路,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但志愿军指挥员此时获悉,敌似有以平壤为中心,以肃川、顺川、咸川、三登为外围布置新防线,阻止志愿军前进的企图。毛泽东于12月2日电示志愿军指挥员,令西线各军主力在肃川、顺川线以北地区休息4至5天,整顿队势,补充粮弹,准备继续作战,配合东线扩大战果。志愿军指挥员遂命令西线各军停止追击,并将主力集中于安州、价川、凤鸣里、北仓里、新仓里等地休整,准备继续配合东线扩大战果;仅以第39军一部兵力向平壤方向继续追击南逃之敌。
在西线敌人全线退却的同时,东线敌人于12月1日全力突围南撤。为此,第9兵团指挥员进一步调整了部署;令第27军和第20军1个师迅速歼灭柳潭里突围之敌;令第26军由长津以北地区南下,接替第20军攻击下碣隅里的任务;令第20军2个师前出至黄草岭地区,另以1个师一部由社仓里警戒,其主力前出至黄草岭以南之上、下通里地区,阻敌南逃北援。3日,柳潭里之敌被歼一部大部逃至下碣隅里,并于6日会同下碣隅里之敌继续南逃。第9兵团指挥员遂指挥第20军节节阻击南逃之敌;第26军继续尾敌追击;第27军主力经社仓里向咸兴以西攻进,断敌退路。战至12月12日,志愿军歼灭部分被围之敌,余敌突破阻击阵地继续南逃。
2、收复平壤,挺进“三八线”
按预定计划,第二次战役歼敌地域为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地区,但敌在我沉重打击下,退至平壤后准备继续南逃。毛泽东于12月4日午电示志愿军指挥员,平壤之敌似正准备撤退,请派出几个有力侦察队,迫近南浦、平壤、三登之线,进行威力侦察,观察情况,并增加敌人恐慌。当日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大体上可以确定平壤敌人正在撤退,其主力似已撤到平壤到“三八线”之间,其后卫似尚在平壤以北及东北地区。你们应于明日派1个师或1个师的主力向平壤前进,相机占领平壤。据此,彭德怀决定,当晚派3个师,一向顺川,一向肃川,一向成川以南挺进,威胁平壤,试探敌人企图。如敌守平壤,拟以1个军在朝鲜人民军1至2个师配合下佯攻平壤;集中5个军首先消灭成川、江东、三登、遂安、谷山、新溪地区之敌。第9兵团歼灭被围之敌后,相机进占咸兴。如敌放弃平壤、元山线,我即追越三八线,相机进攻汉城。在察知敌可能弃守平壤继续南逃的情况下,彭德怀及时组织志愿军3个师向南挺进直逼平壤,并预想了在敌人守或弃守平壤的不同情况下采取的行动,为我军继续南进和夺取新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2月4日晚,西线志愿军第40、第39、第42军各以一部兵力分路向敌进逼。12月6日,敌全部向“三八线”退却,我军收复了平壤。
12月7日,志愿军指挥员得悉敌准备弃守元山,判断敌人似企图以39度线为运动防御线,而以仁川、汉城及开城、抱川、春川、襄阳为要点,防守“三八线”。为粉碎敌人企图,决心集中西线主力,首先攻歼中和、祥原、遂安地区之敌。同时,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如能歼灭上述之敌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我即越过“三八线”,相机夺取汉城;否则即不越过“三八线”,因过远南进,驱退敌人至大邱、大田一带,会增加尔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让敌占“三八线”,以便明年再战时歼灭敌主力。
上述建议经毛泽东同意后,志愿军指挥员遂于12日指挥西线所部开始向“三八线”挺进。当面之敌未作抵抗,于16日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南地区。23日志愿军逼近“三八线”,24日东线志愿军收复兴南地区及沿海各港口。至此,除襄阳之敌外余部全被赶至“三八线”以南。志愿军指挥员遂指挥所部停止于“三八线”及其以北地区,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
二、对战役指挥的几点认识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以劣势装备战胜了现代化装备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取得了大大超出预定计划的胜利,实现了粉碎敌人进攻,扭转朝鲜战局的战略意图。这次战役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就战役指挥而言,主要是正确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确立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确立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是志愿军取得第二次战役胜利的基本前提。实行这一方针,进一步骄纵了敌人,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并造成了其翼侧暴露;而我则隐蔽了作战企图,得以以逸待劳,在预定战场上实施出敌不意的攻击,从而为取得战役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在确立这一方针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1、着眼于实现扭转朝鲜战局的战略意图
第一次战役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未能消灭更多的敌人,特别是东线敌人未遭到打击,致使朝鲜战局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第二次战役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转变朝鲜战局。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决心在东西两线同时向进攻之敌发起反击,求得在东西两线歼敌至少6-7个团,将战线推至平壤、元山地区。但根据当时武器装备敌优我劣悬殊的情况,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针对敌人进攻骄狂冒进的特点,确立诱敌深入的方针,将敌诱至我预定歼敌地区,出敌不意地突然对其翼侧实施攻击,切断敌人退路,分割包围,各个歼灭。
2、充分利用敌恃强骄狂的弱点
第一次战役,敌虽遭我突然打击,暂时收缩到清川江以南地区转取守势,但由于其主力并未受损,加之对我兵力估计不足,仍很骄狂,制定了“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新的攻势计划,并增加了兵力,调整了进攻部署。敌人恃强继续北犯,为我确立诱敌深入的方针提供了可能性。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针对敌人尚未判明我实力、企图,轻视我军的心理,将计就计,采取诱敌深入方针,有计划地将主力隐蔽后撤,示弱于敌,隐蔽了我军企图,扩大了敌人的错觉,进一步骄纵了敌人,使其放胆冒然北犯,从而为此次战役造成了各个歼敌的有利条件。
3、全面考虑到志愿军面临的实际困难
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作战面临乘胜南进、与敌对峙、诱敌深入三种选择。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认为,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连续作战极度疲劳,后勤保障十分困难,无论是继续南进,还是与敌对峙均将因部队得不到休整和及时的粮弹补给而陷入被动。采取诱敌深入方针,则可使志愿军获得必要的休整,以逸待劳,并相应缩短补给线,减少粮弹的补给困难。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正是从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连续作战有困难,但仍需歼灭敌有生力量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实行诱敌深入的正确方针。
(二)灵活地使用诱敌力量和变换诱敌方法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实行诱敌深入较之以往国内作战更为复杂和困难,但志愿军指挥员通过灵活地使用诱敌力量和变换诱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以精兵诱强敌
第二次战役诱敌深入方针确定后,志愿军指挥员认为,此次诱敌深入与国内作战相比,作战对象不同,敌我双方技术装备差距更加悬殊,能否顺利地将优势装备之敌诱至我预定歼敌地区,将直接关系到战役目的的实现。特别是当敌倾力北犯、进展甚速时,诱敌部队若不能在关键时刻遏制敌人进攻速度,不仅难以掩护主力完成反击准备,而且极可能使敌长驱直入,使我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因此,面对恃强骄狂、急于北犯的优势装备之敌,必须使用主力部队担负诱敌任务,以确保预定计划的实现。基于上述考虑,志愿军指挥员决定由志愿军主力之一的第38军第112师担任诱敌住务。作战过程中,第112师根据志愿军指挥员命令,对北犯之敌时而节节阻击,时而主动后撤,欲顶则顶,欲放则放,圆满完成了诱敌深入的任务。
2、灵活变换诱敌方法
志愿军指挥员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指挥部队灵活变换诱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一是节节阻击,迷惑敌人。志愿军指挥员认为,敌鉴于前次战役失败的教训,敌地面进攻开始时,其进攻属试探性质。如果志愿军不加任何抵抗即大步后撤,无异于将诱敌深入的企图暴露给敌人。一旦如此,纵然敌人恃强骄狂,北进心切,也不会冒然北犯、轻易上钩,我诱敌深入将十分困难或无法实现。而采取节节阻击行动,则可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使敌以为我之节节阻击,是对其进攻行动的必然反应,从而放胆北犯。二是主动后撤,示弱于敌。志愿军指挥员认为,当北犯之敌经我节节阻击,遭受一定杀伤时,必会产生疑虑,变得小心谨慎,行动迟缓,如我此时继续节节阻击,则极可能使敌更加疑虑;并可能促其调整部署,另寻对策,我诱敌深入目的也难以实现。在此种情况下,只有主动后撤,示弱于敌,才能使敌打消疑虑,放胆前进,以实现诱敌深入的目的。实践证明,尽管北犯之敌来势汹汹、奸诈狡猾,但由于志愿军指挥员根据战场具体情况,灵活变换诱敌方法,因此,得以按计划将敌诱至预定战场,为各个歼灭进攻之敌创造了条件。
(三)正确地选择主要反击方向
第二次战役,由于志愿军指挥员正确选择了主要反击方向,因而确保了志愿军在较短时间内在敌东西两线的中央打开了战役缺口,并为实施战役迂回和进一步扩张战果创造了条件。志愿军指挥员正确选择主要反击方向的基本着眼点是:
1、确保首战取胜
为确保第二次战役首战取胜,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指挥员将主要反击方向选在德川、宁远地区。作出这一选择的主要考虑是:第一,德川处于敌东西两线的中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攻占德川,就割断了敌东西两线的联系。第二,德川、宁远及其附近地区,是西线敌军集团的翼侧,该地区部署南朝鲜军2个师,战斗力较弱,且与东线之敌距离数百公里,与西线美、英军间隔也较大,态势相对孤立突出,首先歼灭该敌,能确保首战取胜。第三,德川地区以东均为山地,以西有大同江、清川江相隔,不便于东、西两线敌人增援,且德川以北是志愿军第一次战役作战地区,我地形熟悉,便于隐蔽机动。可见,选择德川为第二次战役主要反击方向,地理条件对我也十分有利。实践证明,志愿军在该方向实施主要反击是正确的,仅经一夜作战,即歼敌南朝鲜军第7师、第8师大部,打开了战役缺口,取得了首战胜利。
2、使于我实施战役迂回
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是能否顺利地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对敌形成合围,而选择德川、宁远地区为主要反击方向,则可直接为我顺利实施战役迂回创造条件。志愿军指挥员认为,德川是西线之敌的右翼,与东线之敌有数百里山地相隔,与西线美军、英军侧后的价川、顺川、肃川等地均有公路、乡村路或山间小路相连,在该方向进攻的又是战斗力较弱的南朝鲜军。志愿军在该方向实施主要反击,不仅能保证首战取胜,迅速打开战役缺口,同时,我得手后实施战役迂回,可减少翼侧威胁,保障顺利向敌侧后实施战役迂回,断敌退路,对西线美军、英军形成合围,造成大量歼敌的有利条件。
(四)周密组织多重战役迂回
对优势装备进犯之敌实施多重战役迂回,是第二次战役的突出特点,也是取得此次战役胜利的成功经验。实施多重战役迂回,不仅使北犯之敌四面受到威胁,自顾不暇,产生震憾,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志愿军战役迂回目的的实现。志愿军指挥员的主要做法是:
1、建立多重战役迂回部署
为确保实现战役迂回的目的,断敌退路,形成大量歼敌的有利态势,志愿军指挥员建立了多重战役迂回部署:一是以第38军主力向院里、军隅里方向迂回;二是以第113师向三所里方向穿插;三是以第42军向顺川、肃川方向迂回。建立上述三个方向、三个层次的多重战役迂回部署的主要考虑是:由于战役的主要作战对象是美军、英军,其战斗力较强,技术装备远优于我,尤其是他们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在南撤道路较多的情况下,志愿军如仅采取单方向单层战役迂回的方法,将很难凑效。而建立多重战役迂回部署,实施多重战役迂回,不仅将使北犯之敌四面受到威胁,而且便于志愿军各路迂回部队相互配合,有利于战役迂回目的的实现。实践证明,向敌侧后实施多重战役迂回,确使敌人受到极大震动,特别是第113师到达三所里和龙源里地区后,敌人更加恐慌,开始全线退却。而有的部队尽管因种种原因未能按时迂回至预定地点,但牵制了北援之敌,对达成战役迂回目的也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2、组织好战术上的分割包围与战役迂回的相互配合
是役,志愿军指挥员认为,战役迂回只为志愿军从运动中歼敌提供了条件,要歼灭敌人还必须进行战术上的分割包围。只有以战术上的分割包围与战役迂回紧密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战役迂回的目的,大量歼灭敌人。因为敌凭借优势技术装备,机动快速,在对其不利的情况下很容易组织撤退或重新部署,改变其不利态势,使我难以达成将其歼灭的目的。因此,在实施战役迂回的同时,须组织正面部队迅猛突击,对敌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包围,紧紧抓住敌人,不使逃脱。基于上述考虑,志愿军指挥员在指挥战役迂回的同时,明确要求正面各军,对当面之敌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包围,以主力断敌退路作为部署的重点。结果,西线志愿军在较短时间内即完成了对南朝鲜军第7师、第8师及其他敌人的分割包围;东线志愿军仅经一夜作战即完成了对新兴里地区之敌的包围。从而确保了正面攻击部队与战役迂回部队紧密配合,达成了战役目的。
附表33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我军战斗序列表
(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
附表34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敌军战斗序列表
(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
-
- 最常见苹果种类,你吃过几种呢?
-
2025-09-03 08:50:40
-
- 张馨予何捷甜蜜暖春,再添宝宝引热议
-
2025-09-03 08:48:34
-
- 印度海军2022年“第一炸”!驱逐舰在船厂内爆炸,十余人非死即伤
-
2025-09-03 08:46:28
-
- 推荐3本好文,《致朝与暮》收藏家VS律师,《少女时》甜到酥
-
2025-09-03 08:44:23
-
- 苹果美版有锁贴机值得买么,卡贴机避坑指南
-
2025-09-03 08:42:17
-
- 分享几个可以在会议中活跃气氛的小游戏
-
2025-09-03 08:40:12
-
- 11个方法,让你越来越有钱,超级实用
-
2025-09-03 08:38:06
-
- 乙女向剧场动画《明治东京恋伽》7月18日上映决定
-
2025-09-03 08:36:00
-
-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芬准静)相关资料
-
2025-09-03 08:33:55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在河南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及2025年报考建议
-
2025-09-03 08:31:49
-
- 娶了相恋14年女友的魏晨,用一场婚礼让我们相信爱情
-
2025-09-02 16:10:54
-
- 提前几分钟停止检票?中国铁路官方解答来了
-
2025-09-02 16:08:39
-
- 镓、锗价格暴涨,美日半导体发展严重受阻,日媒:中方反制太狠了!
-
2025-09-02 16:06:24
-
-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转涨!2025年楼市“小阳春”是否可期?
-
2025-09-02 16:04:09
-
- 今天开始!2025甘肃三支一扶报名入口及时间!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同步开启报名
-
2025-09-02 16:01:54
-
- 闹大了,邢昭林卢洋洋恋情,素颜一起散步买面包!
-
2025-09-02 15:59:39
-
- 艺人推荐 林秋楠丨自古英雄出少年,龙拳小子"打"入演艺圈
-
2025-09-02 15:57:23
-
- 吴京谢楠儿子近照曝光,惊呆全国网友:吴京的硬核育儿,羡煞众人
-
2025-09-02 15:55:08
-
- 盘点 | 世界10大最大顶级建筑排名,中国占据一半!
-
2025-09-02 15:52:53
-
- 十里桃花番外25·夜华表妹织越公主再作妖,竟得东华帝君另眼相看
-
2025-09-02 15: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