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朗逸和轩逸哪个更抗用?内行人:比比就知道差别了!

2025-07-26 00:50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朗逸和轩逸哪个更抗用?内行人:比比就知道差别了!

选车就像挑西瓜,既要听懂表面的"甜不甜",更要摸透里面的"瓤儿厚不厚"。今天咱们扒一扒两款常年霸占销量榜的国民家轿——朗逸和轩逸,用大白话讲透它们的真实底牌。

一、销量神话背后的"隐情"

先说个扎心的现实:过去十年,轩逸在中国市场卖出超过400万辆,朗逸也紧咬着350万辆的关口。但销量≠质量,就像卖奶茶的店多不代表奶茶耐喝。数据显示,轩逸2024年以15.6万辆蝉联销冠,朗逸则以13.2万辆紧随其后,但有个细节被很多人忽略——轩逸的成交价普遍比朗逸低1.2万元。

这差价背后藏着门道:轩逸主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朗逸入门款用的是1.5L涡轮增压。涡轮增压虽然听着唬人,但长期耐用性不如自然吸气,尤其在频繁启停的城市路况下,容易积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开了5年以上的轩逸车主,发动机依然像新的一样,而朗逸车主总在吐槽"时不时要拉缸"。

二、"省出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老张是我认识的老司机,开过轩逸和朗逸两辆车。他算过一笔账:轩逸百公里油耗平均5.3L,朗逸因为涡轮增压介入早,油耗能压到5.1L。乍一看省了0.2L油钱,但实际养车成本差距远不止于此。

轩逸的保养周期是1万公里或1年,小保养一次300元左右;朗逸因为涡轮增压结构复杂,保养间隔缩短到7500公里,每次光机油就得多花100块。三年下来,朗逸光保养就能多花近2000元。更狠的是保险费用——朗逸因为动力系统风险系数高,保费比轩逸贵8%-12%。

三、拆开来看的"钢铁成本"

有业内人士透露,轩逸和朗逸共享日产-雷诺联盟的CMF平台,但朗逸用的是大众MQB平台。听起来都是合资平台,实则差别巨大:CMF平台主打轻量化(整车减重5%),而MQB平台强调模块化生产(零件通用率高达70%)。这直接导致轩逸的造车成本比朗逸低6%。

但这钱省在哪了呢?轩逸的方向盘骨架用的是高强钢,而朗逸为了降低成本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管柱。说白了就是轩逸开起来方向盘沉甸甸的更安全,朗逸轻飘飘的像玩具车。不过朗逸胜在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而轩逸得选装才能享受这个配置。

四、修车时最怕听见的"天书"

去年有个朋友开朗逸去4S店,维修师傅的话让他心凉半截:"节气门清洗要2000,火花塞换原厂得800,最怕漏油得整个缸体翻新..."。相比之下,轩逸的维修案例就温和得多——最常见的就是更换正时皮带(材料费不到500),连变速箱维修都极少听说。

最贵的配件对比更是触目惊心:朗逸的涡轮增压器维修费用普遍在1.2万-1.8万之间,而轩逸的CVT变速箱即便大修,费用也控制在8000元以内。难怪有汽修厂老师傅打趣:"修朗逸能养活整个车间,修轩逸只够买两箱机油。"

五、那些忽悠人的"专业评测"

网上经常有人拿零百加速、操控极限说事,但对于家用车来说都是玄学。J.D. Power的可靠性报告显示,轩逸连续五年入选"全球质量稳定前十",而朗逸虽然总分不差,但小毛病投诉率高出轩逸23%。什么原因?因为朗逸的电子系统更复杂,中控屏卡顿、车机死机的概率明显更高。

不过朗逸也不是全无亮点,它的L2级辅助驾驶在堵车时特别好用,轩逸则完全依赖手机导航。这就像买西瓜,有人在意甜度,有人看重水分多不多,得看自己最想要什么。

六、老王的故事:选错车真会哭一年

2018年老王在朗逸和轩逸之间纠结,最后图省油钱买了朗逸。结果第二年冬天,他开着车去接丈母娘,发动机突然抖得像筛糠,差点把老人家吓出心脏病。修车店说是燃油泵故障,光配件费就花了1.1万,加上工时费总共1.5万。

反观开轩逸的老同学,去年暴雨天发动机进水,保险公司直接赔付了7万维修款。老王现在逢人就说:"买车别光看参数,得听老江湖的忠告。"

给你的终极建议

如果预算有限且想省心,轩逸就是闭眼入的"省心宝":省油耐用、维修便宜、保值率高。但如果你年轻气盛,喜欢科技配置,朗逸的L2辅助驾驶和全景天窗确实能带来更多乐趣。记住买车不是买白菜,抗用不抗用得开三年才知道——就像选西瓜,拍一拍听声响,扎一刀看瓤色,最后还得亲口尝才能定论。

有十万块,准备买燃油车你怎么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