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国产高分纪录片《出路》:努力可以改变人生?穷人为什么难翻身?

2025-07-25 14:46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国产高分纪录片《出路》:努力可以改变人生?穷人为什么难翻身?

由BBC出品的《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对14个来自不同阶层孩子的成长历程进行跟踪记录,一经发布,受到了巨大关注。在我国,女导演郑琼也拍了这样的纪录片。纪录片《出路》虽然只有95分钟,却整整拍了6年,对3个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的孩子进行跟踪采访

这个甘肃女孩名字叫马百娟,12岁的她每天都要行走十几里的盘山路上学。

在这个简陋的校舍里,马百娟每天都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去背诵书里的每一个知识点,因为有人告诉她: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小学毕业了就升中学,中学毕业了就上大学,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未来一定能够搬入大城市,住进大房子。

这个年轻人名字叫徐佳,今年19岁,是一个复读生。他出生在湖北农村,在他们村子里,能出个大学生并不容易,所以,对于徐佳而言,金榜题名不仅可以找一个好出路,也可以成为整个家族的荣耀。

徐佳早年丧父,他知道母亲一个人供养自己上学不易,于是拼命学习奋战高考,现在已经是他备战的第二个年头。如果再考不出一个心仪的成绩,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母亲。

高考成绩出来了,497分,这个在当时紧贴湖北省二本的分数线。这个成绩较比于上一次,基本上是持平了,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要继续复读,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考上更好的大学,才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唯一途径。第三次高考后,徐佳来到了湖北工业大学,完成了人生阶段的第一个目标。但几千块钱的学费让这个拮据的家庭为难,只能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这个女孩叫袁晗寒,今年17岁,现辍学在家。央美附中,是国内尖端的艺术高中,也是她心仪的一所学校,但因为看不上那里的美术老师,当时年仅16岁的她直接辍学,选择在家躺平。晗寒出生于北京,有一个从事房地产行业的老爸和一心支持她绘画的老妈。可优渥的条件并不使她开心,自从辍学后,巨大的虚无感常常使她担心,她担心继续这样会沦落为一个废人。

为了找点事干,晗寒准备开一家咖啡馆。她租下一个铺子,用自己擅长的绘画装饰。虽然租金要几万块,但是对于她来说,这只是她日常的生活费。店开了三个月,也亏了三个月,最后,她把店关了。因为再过些日子,她要去欧洲游学。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马百娟已经到了准备上中学的年纪,可残酷的现实迫使她小学都没念完,就辍学务农了。校方也积极联系马百娟,希望她可以回来继续上学,可表哥总以马百娟脑子慢,跟不上为由,拒绝让马百娟继续上学。表哥把马百娟带到了自己上班的陶瓷厂,据他的表哥说,在这里肯吃苦的话,一个月可以赚到3000块。

马百娟不想像表哥那样窝在工厂里,想走出来见见世面。于是年仅15岁的她去了市里,来到了一家酒店前台,但是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洗碗也不需要她那么小的孩子,不会用电脑,也坐不了前台。就这样,马百娟又去问了几家,得到的回复出奇的一致,最后,她回到了村里。

再到后来,因为一些经济原因,节目组不得不暂停了拍摄。我们只知道马百娟最后嫁给了她的表哥,那一年,她16岁。

大学毕业后的徐佳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来到了某保险公司工作,徐佳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打电话,出保单。但无论话术说的多么的好,也随时会有被中途挂断的风险。他想换一份工作,在投了无数简历后,他终于被一家电力公司录取。在事业稳定后,他也迎来了自己的婚姻。

而晗寒在留学德国归来后,暂时住在上海,在一家美术馆实习。后来,晗寒在北京注册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我们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努力是可以改变人生,但是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马百娟不是因为她不努力,而是成长的环境把她限制住了。穷人难以翻身,是因为阶级固化太严重了,把马百娟和晗寒一对比,一个是天,一个是地。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