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景监这人

2025-07-24 00:48 来源:宁讷网 点击:

景监这人

三 景监这人

景监

上一章我们说到景监冒着生命危险三次引荐商鞅,最终促成商鞅成功“面试”,受到了秦孝公的召见,对于商鞅来说,倘若没有景监的举荐,他的政治主张、抱负、才华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也不会出现让秦国变得强大的“商鞅变法”这一伟大历史功绩,倘若没有商鞅的变法,地处边陲的秦国或许便不会在其他诸侯国中傲视群雄,也不能为秦始皇时期最终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奠定基础。当然历史没有假设,由此可见,景监对于秦国、秦孝公、商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历史总是这样的巧合,有时候,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便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景监在秦国的历史上到底做过什么贡献,他的这一生做了什么,在这一章中我们将重点讲述。

景监,芈姓,景氏,名监,看到这个名字大家有可能会觉得奇怪,看官切勿误会,和太监并无关系。景氏芈姓一个很普通的姓,但是这个姓氏背后的文化却贯穿了华夏五千年。景本义是日光的意思,引申为高大,比如我们常说的“景仰”某人,读者朋友,如果您也正好姓景,应该感到自豪。传说,景氏出于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喜欢的朋友可进一步研究。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监,景姓,楚之族也”,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景监是楚国人,出于楚国王族,为楚平王的后裔。因为在当时秦楚两国关系很铁,最为关键的是景监和秦孝公私交关系很好,堪称“铁哥们”。在秦国发布求贤令之前就已经到了秦国谋职,当时的秦国社会在文化经济等领域,都落后于其他六国,在其他六国眼里,秦国经常被忽视,没有发言权,也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弱国无外交,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孝公才谋求改变,因此发布求贤令网罗天下人才借以实现强国的目标。

前文我们说过,景监和秦孝公是“铁哥们”,当时的楚国版图,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可谓文化璀璨,人才济济,如,老子(李耳),项羽,刘邦,春申君,孙叔敖,屈平等名人。

可是楚国就是留不住人才,像甘茂,魏冉,李斯等都投奔秦国,为后来秦国灭其他六国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所以与其说秦国灭六国,倒不如说六国灭了六国。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家或者现在的集团公司要想得到大的发展,人才是第一核心要素,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所以,要想成就霸业就要向秦孝公学习网罗天下人才的本事。扯的有点远了,言归正传,所以,景监从楚国来到秦国后马上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成为了孝公的得力助手,也有人说是宠臣,意思都一样,秦孝公也利用景监的人脉进一步招贤纳士为己所用,可见秦孝公的高明之处。

另外,据说景监也曾教授商鞅兵法武艺,二人有师徒名分,这点笔者没有仔细考证。但是在后来商鞅开始变法,景监为新法在秦国的顺利推行立下了汗马功劳。变法伊始,困难重重,因为新法剥夺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者的权益,所以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点古往今来相同,在一个团队里新的制度总会被个别成员所抵触,原因无外乎是如此。虽然最早景监认为商鞅的新法过于苛刻,但是从景监后来在新法的推行态度上可以看出景监也是非常认赞同法家思想的,也是法家思想的追随者。

在商鞅变法的主导下,对内发重农抑商,大力发展农业,对外,攻打邻国,扩张土地。秦国变得国富民强,成为真正的虎狼之师,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此时其他六国还做着美梦,殊不知此时的秦国已经走上了兼并的道路。多年以后,景监也老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最后辞官回家,不再过问朝中的事情。

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年),一代名君秦孝公嬴渠梁在今陕西省咸阳都城去世。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继位,因商鞅在变法期间得罪旧贵族,据说还得罪了秦惠文王的老师。加上商鞅在当时老百姓的眼里那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在秦惠文王继位时有点怕了,最后找各种原因要处决商鞅,处决时,商鞅的伯乐景监也曾为商鞅做无罪辩护。

总的来说,景监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秦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荐商鞅,协助商鞅推进变法,发展国内经济。在军事上,担任秦国将领,参与了六国联军讨伐齐国的战争。表现出了他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猛的作战精神,成功地打败了齐国。在外交方面,景监曾经作为秦国的密探,潜入魏国境内,为秦国收集情报,并成功地策反了魏国的大将公孙痤。公孙痤后来成为了秦国在魏国的间谍头目,对秦国的情报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孝公接受商鞅变法主张后,是如何一步步推行法治,面对新法政府官吏和民众是反对还是接受,经历了什么样惊心动魄的过程,我们下期再见。各位看官,如果您喜欢历史,请动动你发财的手指点击右上角关注我,我们继续交流,不见不散!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历史和成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和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识别我们的错误和不足,并从中吸取教训;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