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自诩海上苏武的叶名琛,到底是南国长城还是误国罪人?

2025-07-23 08:39 来源:宁讷网 点击:

自诩海上苏武的叶名琛,到底是南国长城还是误国罪人?

深受皇帝器重,火箭式提拔的官员

叶名琛,湖北汉阳人,1809年出生于一官宦人家。1835年,26岁时中进士,入翰林院。1846年,任广东布政使,1847年擢升广东巡抚。十多年的时间从进士成为省级大员,可谓是火箭式提升。

其在官场上能力突出,深受道光帝器重。一是治理能力,29岁外放陕西兴安知府,把这一难治的地方治理的仅仅有条;二是理学功夫深厚,理学功夫在当时就是最高明的学问。

咸丰帝对叶名琛的印象是外能折冲樽俎,也就是可以谈判拒敌;内能戈马平定。叶名琛在1849年,反对英人入广州城时组织团练,准备与英人武力斗争。英方还没有做好准备也就没有入城,被视为极大的胜利。叶名琛得以封爵。而叶名琛的强硬不仅仅是对西夷,对内也如此。1850年,广东的1万多会众起义,占领广东高州的罗镜,两广总督徐广缙率军久攻1年而无果,后被调往广西,在徐调走的这段时间,叶名琛赶赴罗镜,调整部署,一个半月便全歼起义军。

如此能力,咸丰帝在调离徐广缙后让叶名琛署理两广总督,也就是代理。1853年实授。

叶名琛不愧为咸丰帝看重的重臣,在1854年6月,面对10万余众的天地会红兵大起义,叶名琛仅凭1万多的兵勇,经半年将红兵驱赶出广东境,退到广西。在镇压红兵过程中,叶名琛不等不要,还出钱出人支援邻省。1855年授协办大学士,次年授体仁阁大学士。

千方百计反入城

叶名琛作为两广总督,管理五口通商口岸,其实也是清朝与西方交流的负责人。叶名琛处理内部事务颇有章法,但面对西夷确缺乏了解。既不怕西夷恫吓,又不愿与西夷起冲突。在与西夷交往中,采取两种态度:一是不见西方人;二是对于外方的文书,快速答复,语言温和,但所有要求一概拒绝。1854年,英国驻华公使包令的修约要求,照旧一概拒绝。

咸丰帝对叶名琛一如既往看重:叶名琛在粤有年,熟悉情况,谅必驾驭得当,无俟谆谆告诫。意思是,叶名琛了解情况,能处理好,不必给太多意见。

报喜不报忧欺骗咸丰帝,导致误判

从1854年到1855年,英法美三国公使,先后从广东到江苏、天津,试图修约,被咸丰帝推到叶名琛这里。叶名琛持以往的策略,没有达成。

1856年,美国公使提出修约,咸丰帝面对正在势头的太平军,对西夷软化,希望叶名琛能变通处理,叶名琛不为所动,继续强硬处理。

1856年10月8日,“亚罗号”事件发生,英方借此事件大做文章,叶名琛允诺释放被捕水手,但拒绝道歉。10月23日,英舰攻占广州一处炮台,接到奏报,叶名琛说“不会有事,天黑自然会走的”,并下令不必放炮还击。25日,占领珠海炮台,兵临广州城下,叶中断对外贸易。27日,英军炮击叶名琛署衙,其他人都逃走,叶毫无惧色,发布公告,要求广州军民协力剿杀英夷,杀英夷1人,赏银30元。29日,英军闯入广州城,未捉到叶。

叶名琛从英方的照会看出英方的目的是要入城,这是他的发迹之本,他坚决抵制英夷入城。军事上不能抵制,就断绝贸易,英方的目的不就是贸易获利吗?断绝贸易,断其财路。通过这些措施,相信一定能挫败英方图谋。

叶名琛发给咸丰的奏折非常缓慢,亚罗号事件2个月后,咸丰才收到此事件的奏折。叶不仅缓报,还谎报,宣称两次打败英军进攻,毙敌400多人,英军司令被击毙。西方各国都表示不支持英方。

咸丰帝看到此折,大为心定。“叶名琛熟悉夷情,必有驾驭之法”。1857年1月,英军因兵力不足退出珠江,叶名琛以为自己的策略取得成功,上报咸丰清军获胜,咸丰非常高兴。到了1857年6月,广州外围炮台全部失守,孤城困守,叶名琛上报给咸丰的仍旧是好消息。

1857年12月,叶名琛上奏称英方已经求和,过几天就可以通商,此次要和英方谈判妥当,一劳永逸。21天后,1858年1月,咸丰收到此折,更信任叶名琛。期间怡良曾上折婉言透漏广州实际情况,咸丰不信。通过其他的几个大臣,得到的是与叶名琛一样的基调。

叶名琛谎报军情,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此事。毕竟他是战胜过10万天地会起义的人,英夷能比10万起义军更可怕吗?

被掳印度,不食夷人之食,饿死他乡

在广州城陷时,他说:“有人劝我具疏请罪,不知今上圣情,只要尔办得下去,不在虚文请罪也。”强烈的责任感,再加上咸丰对他的信任,让他敢于欺君罔上。在洋人看来,叶名琛是唯一的对外交往的决策人,咸丰皇帝被叶名琛牵着鼻子走。

1857年12月28日,英军进入广州城,叶名琛仍旧镇定自若,不逃跑,不求和,被进入广州城的英军俘获。1858年1月5日,英军把叶名琛抓到英舰无畏号舰上。此时,叶名琛仍旧保持着钦差大臣的威仪,准备与英、法专使进行面对面谈判。后被囚禁在印度加尔各答。他心中一直有个希望,他坚信自己会见到英王,届时和他理论孰是孰非。他以海上苏武自居。初到印度时,他以苏武为榜样,做到了“留胡节不辱“,后来发现这并没有什么用,便学习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绝食而死。

1858年1月27日,咸丰帝收到广州城失陷的奏折,而10天前才收到叶名琛报平安的上奏。咸丰帝大为震惊:“览奏实深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