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起点

2025-07-09 17:11 来源:宁讷网 点击: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起点

在1917年俄国数万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潮水般涌入圣彼得堡冬宫赢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当时国际局势而言,无论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看,无产阶级革命“城市中心论”,似乎已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一个完美铁证和现成案例。

十月革命攻入冬宫

于是在亚欧大陆的东岸,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将十月革命作为可以复制的模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暴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琼崖举事、黄麻烽火…枪声密集响起,硝烟四处弥漫,在共产国际思想指导下,当时中共部分领导人认为只要大规模发动武装起义夺取大城市,就能取得像俄国十月革命一样的效果,取得革命胜利。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十月革命是胜利了,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人阶级还不具备独立开展武装革命的力量,一系列武装暴动的失败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教员在认真总结党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失败经验和实际调查研究后,得出了要从中国具体出发,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不能照搬照抄俄国的路子,那样是行不通的,一味的发扬一腔热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只能招致更惨痛的失败。教员认为,在当时的中国,城市工人数量相对少,农民占绝大多数,反动统治者在农村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首先在农村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城市,最后赢得全国革命胜利。

毛主席在井冈山

真理是宝贵的,所以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是获得真理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马克思没说过,列宁也没有说过,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没有教条可以遵循,当时党内一些人不相信教员,共产国际也反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似乎陷入无边黑暗。面对这种情况,教员以其远见卓识,先后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巨著,深刻洞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现实特点和必然成功,他预见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他满怀热情地描述中国革命的曙光“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多数人是因为看见所以才相信,而少数人却因相信而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