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享有“盘中明珠”美誉的“螺蛳”

2025-07-09 01:02 来源:宁讷网 点击:

享有“盘中明珠”美誉的“螺蛳”

螺蛳,又叫田螺。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软体动物。

最早吃螺蛳是在南京,同单位的姐姐请我到家中吃饭,一盘红烧螺蛳,咸甜香辣的美味让我难忘。

回来后,我也学着自己做过一次。螺蛳买回家,先放在清水里,滴几滴花生油,放一晚上,让它吐出泥沙,再用钳子一个个地把螺蛳尾部夹掉,洗净。热油下锅,放入大葱、生姜、蒜头、桂皮、八角、干辣椒炝锅,加入螺蛳,撒些白酒,迅速翻炒,等褐色的螺眼脱落时加适量的盐、糖、老抽调味上色,加入高汤,改文火焖煮半小时左右,让田螺入味,最后大火收汁,起锅。

吃的时候,嘴对着螺口猛,滋溜一声,鲜美的螺肉连同汤汁转瞬入口,这种汤醇味美的诱惑恐怕连神仙也抵挡不住吧。

中医认为,螺蛳肉性甘、咸、入肺、肝、大肠经,有清热养阴、利湿解毒之效。《本草纲目拾遗》载:“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目下黄,脚气冲上,小腹结硬,小便赤涩,脚手浮肿。” 虽然螺蛳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但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螺蛳的做法很多。在我国中南部地区有螺蛳蒸菜、全螺麻辣烫、螺肉麻辣串、螺蛳拌粉条、鬼吵螺蛳等等;江南喜欢黄焖、清炖或红烧;还有螺蛳粉、醉泥螺……其味道各具特色。

这几年“螺蛳粉”突然大行其道,占据了食品排行榜,尤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甚至今年还出了一种螺蛳粉月饼。虽然我很喜欢吃爆炒、红烧螺蛳,也爱吃米粉,但是对两者合二为一的螺蛳粉却有着一种抗拒。有一次在桂林走进一家螺蛳粉店,顿时被那种独特的臭味熏了出来,跑到旁边去吃了一碗带着脆皮烧肉的桂林米粉,然后至今一直没能勇于尝试。

螺蛳生活在浅水,唾手可得,所以极为常见。虽属平常滋味,但无论是草长莺飞的三月吃春螺,还是桂子飘香的中秋吃泥螺,无论是江南水乡还是汉江平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在享用之时,多是寻找一种随意散淡的人生乐趣,而绝非简单地满足口腹之欲。

当中秋夜晚,圆月挂空。饭桌上一盘红烧螺蛳,食客们汤汁和螺肉一齐吮吸入嘴,嘬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顿时给嫦娥浪漫故事中又增添了一道带着烟火气息的悠长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