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杂谈 > 正文

​灵隐寺对联:14 字道尽人生,唤醒迷茫心窍

2025-07-08 22:04 来源:宁讷网 点击:

灵隐寺对联:14 字道尽人生,唤醒迷茫心窍

踏入灵隐寺,仿若踏入尘世之外的静谧禅境,寺内一副 14 字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穿越悠悠岁月,如智慧之光,将无数世人从执念与困苦中唤醒。

上联“人生哪能多如意”,短短七字,却道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漫漫征途,挫折与困境如影随形。遥想杜甫,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却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漂泊半生,居无定所,目睹苍生苦难,发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独停浊酒杯”的悲叹;再看柳永,才情满溢,却因仕途不顺,奉旨填词,在烟花巷陌中辗转,心中的失意可想而知。

即便在当下,普通人的生活亦充满艰辛,有人为了学业挑灯夜战,却在考试失利时黯然神伤;有人为了事业拼搏奋进,却因职场竞争、经济不景气而面临失业风险。疾病、离别、失败……这些生活的暗礁,常常撞得人们晕头转向。然而,承认人生的不如意,是成长的第一步,它让我们褪去天真的幻想,以更加坚韧的姿态面对风雨。

下联“万事只求半称心”,则蕴含着超凡脱俗的处世智慧。“半称心”并非是消极懈怠,而是一种历经千帆后的豁达与从容。在艺术领域,画家若执念于画出毫无瑕疵的完美画作,往往会在反复雕琢中失去画作原本的神韵,禁锢自己的创造力。文学创作亦是如此,作者若苛求每个字词、每处情节都完美无缺,作品便会少了灵动的生气。

在生活中,追求事事完美的人,总是活得很累,筹备一场聚会,想要每个环节都尽善尽美,稍有差池就焦虑懊恼;经营一段感情,期望对方处处贴合自己心意,一旦有分歧就心生怨怼。而“半称心”的智慧,是懂得欣赏画作中那意外的笔触,是接纳聚会中的小插曲,是包容感情里的小摩擦。它让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不被执念束缚,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副对联于人生各阶段,都有着深刻的指引意义。青年时期,它像一位睿智的长者,轻声告诫怀揣梦想、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人生不会一帆风顺,要学会在挫折中调整心态,不被一时的失败打倒,用平常心去迎接成长的挑战。

中年阶段,人们肩负事业、家庭重担,身心俱疲,此时它又如一泓清泉,慰藉忙碌的心灵,提醒人们不必事事求全,适当放下,为自己留一丝喘息的空间;暮年回首,往事如烟,诸多遗憾与不甘,在这副对联的点化下,化作释然的微笑,一生起伏,能得“半称心”已是难得的圆满。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被功名利禄驱赶,被焦虑迷茫笼罩。灵隐寺的这副对联,恰似一阵清风,吹散心头的阴霾,让世人停下匆忙的脚步,审视内心,学会接纳人生的不如意,修炼“半称心”的豁达,从而以更加从容的姿态,漫步于这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