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讷网 > 影视 > 正文

​革命英烈之:电影《芳华》原型自卫反击战女烈士郭容容

2025-10-13 11:53 来源:宁讷网 点击:

革命英烈之:电影《芳华》原型自卫反击战女烈士郭容容

郭容容烈士

电影《芳华》剧照

1955年,郭容容出生在山东烟台市福山县。在1971年的时候,郭容容此时已经15岁,还有三年就到了可以报名参军的年龄,郭容容离开了家乡,来到北京投靠中央乐团工作的哥哥郭成志。

初到北京的郭容容

郭成志

郭成志知道漂亮机灵的妹妹自幼就希望成为一名文艺兵,他也十分支持,便将自己的工资一半分给父母,另一半中抽出来一部分用来给妹妹郭容容去学习芭蕾舞。那段时间的郭容容将全身心都沉浸在了练习芭蕾舞中,她勤学苦练,废寝忘食,甚至走路时都刻意模仿芭蕾舞的姿态——“外八字”,因此她更是曾经被哥哥的好友李志起了个外号:外八字。

她也毫不介意这个外号,跳起芭蕾舞来的她体态优雅,就像蹁跹的白天鹅般高贵自由。三年后,即1974年,郭容容兴致勃勃地报名了参军,扎实的基本功让她顺利就进入了初审。

但可惜的是,由于自己的家庭成分原因,在复试中她还是被刷了下来,沮丧无比的她,失落地回去向哥哥郭成志倾诉苦楚,郭成志不忍让妹妹失望,便拜托了自己的好友,让郭容容以助演的身份,进入了第54军162师中的宣传队中。入伍后,领导分配她到师宣传队当演员,她开始学跳芭蕾舞,每天早起晚睡,苦练基本功。经过勤奋努力,她终于成了全队出色的舞蹈演员。在宣传队跳芭蕾舞时,她两脚尖曾几度磨破化脓,仍坚持下连队演出,疼得满头大汗,从不哼一声。她患有严重的低血糖病,稍有疲劳和饥饿,就会昏迷休克,但她从不把病放在心上。

此后郭容容坚持出院,不听医生劝告,一边吃药,一边练舞,皇天不负有心人,当年的文艺演出中郭容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舞姿优美,翩翩起舞间尽显优雅。一舞结束后,全场掌声如雷,她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这场文艺演出,赢得了大家的肯定。

郭容容练舞

郭容容和哥哥郭成志

1978年,郭容容凭借着优秀的表现解决了军籍问题,正式成为了一名文艺兵,同年的九月,她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郭容容把这个喜讯告诉哥哥郭成志时,郭成志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随后,郭容容成为了宣传队副队长和电影队放映员。电影队“放映员”在当时的解放军部队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不仅仅负责放映电影,而是宣传文化战线的多面手。

郭容容的工作包括了放电影、文艺演出、会议保障、政治宣传等诸多方面邹世明与郭容容同属于162师文化科。他不仅是她所在宣传队的队长,她最亲密的战友,也是她牺牲时唯一在场的见证人。

1979年1月,由于郭容容在电影队出色的表现,组织决定将她升任为电影队队长。这一决定标志着从士兵提拔为军官,这也说明了郭容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出色的业务能力。

1979年,由于越南对我国边境的屡次三番的骚扰,我国为了维护边境的安稳,决定对越南发起自卫反由于162师觉得亏欠郭容容太多,打算让她留守,不想让她赶赴前线。但郭蓉蓉不答应,坚决请战,要与战士们在一起。最后部队同意了她的请求,临近出发前还给了她一天假让她回去看望与她相依为命的哥哥郭成志。

郭容容回到北京,与哥哥郭成志及李志一家道别。郭成志听到郭蓉蓉要奔赴前线,十分担心:“咱们能不能不去呀?”郭蓉蓉没有回答哥哥的问题,而是唱起了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最后乐呵呵地跟哥哥和李志道别。

2月19日,162师从水口关出发,加入对越自卫反击战。162师在一周内就创造了惊人的战绩,多次击溃越军,拿下了多处交通要塞。随后162师接到了新的任务,攻下越军占领的高平。郭容容需要每天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奔波,主要任务就是接送伤员、护理伤员和收容烈士遗体,虽然她不用直接参加战斗,但她的工作也非常重要。

2月26日,在高平的会战中,162师已经击溃了越南的主力部队,已经接近拿下高平。但是越南的残余部队却组成了游击队,他们没有能力和我军正面交锋,于是他们的目标就放在了我军后方的补给队伍。

下午,郭容容和几位战友接到了162师的命令,负责前往高平会战的前线阵营,去接送烈士的遗体回国。到达高平后,马不停蹄地将烈士的遗体搬上了卡车。

由于天色已晚,为了安全地护送烈士遗体回国,郭容容等人选择即刻出发。在返回的途中,郭容容一直端着冲锋枪在卡车驾驶室里警戒,片刻不敢松懈。当车队行至一处隐秘的山林时,“砰!砰!砰!”,突然响起漫天的枪声。

随后几十个越军从树林里冲出,密集的子弹如同大海一样淹没了郭容容所在的运输卡车。在卡车驾驶室里警戒的郭容容,第一时间看到了冲出的越军。在越军的枪林弹雨中,郭容容的第一反应是指挥车队其他人迅速撤退,去附近的山上隐蔽。为了掩护战友撤退,郭蓉蓉留在了驾驶舱,并用冲锋枪进行还击。

越军看到驾驶室还有反抗的火力,于是几十个越军都将弹火指向了卡车驾驶室。卡车驾驶室的车窗挡风玻璃瞬间被击穿,就连车门上的钢板,都出现了无数个弹孔。郭蓉蓉为了躲避子弹,卧倒在驾驶室里,但是越军的一颗流弹还是击中了郭蓉蓉的颈动脉,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整个驾驶室。

郭容容壮烈牺牲,年仅24岁,她是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第一个牺牲的女战士。

越军包围了车队,发现车队上除了郭蓉蓉之外,只剩下烈士的遗骸,其他人都已经成功脱逃。支援部队找到运输队车辆的时候,只见到了烈火燃烧后的一堆残骸。

邹世明

烈士战友邹世明回忆:

他与增援部队再度赶回现场时,发现那里已是一片灰烬。“车也烧得只剩下大梁。郭容容的骨灰刚好在大梁那块,还有部分没烧完。” 他当即脱下衣衫,把“她”兜起来揣在怀里。“你想想,活生生的人,还是热的,我就这么抱着。”

“那会她们几个女孩在车上,我把尿盆给她们递上去。等她们用完了,我又给她们端下来倒掉。郭蓉蓉要去上厕所,我就远远拿着枪守着,这些都做了。我一直都在保护她,但最后还是没有把她保护好。”从那刻起,他就在自责。他很想回去——如果让他再参加一次战斗,他会急眼,“会报仇”。

邹世明将骨灰转交给郭家时,他悄悄地保留了一份。每年每逢清明节、中元节、郭蓉蓉的生日和忌日,他都会祭奠,40年来从未间断。

邹世明留下的郭容容烈士骨灰盒

“我要陪着她,不让她孤单。”邹世明哽咽地说起1979年2月,就在54军162师赴往战场的列车上,郭容容偷偷塞给了他一张纸条。那是她用铅笔写的——“我后悔没喊你一声哥。”

“她牺牲之后,我的性格也有所改变。我变得不再想谈论这些事。看到欢乐的场面,我会想到她已没了。特别是看到那些活蹦乱跳的女兵,我就会想,她原本也会这样。”在他的记忆中枢,郭容容永远定格在了最美好的年华。

韩怀智将军

162师的韩怀智将军得知郭容容遇难后,悲痛地表示:“郭容容是我师的精英,虽然她没有上战场作战,但是她对我军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个战士。”

郭容容牺牲的消息在162师传开,悲痛之余的战士们发誓一定要为郭容容报仇。2月28日,郭蓉蓉牺牲后第二天,162师就攻陷了高平。

郭容容牺牲后,162师政治部给她记了三等功,并追加郭容容为烈士。

1979年3月,郭容容的骨灰运回了国内,安葬在了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2011年清明节,郭容容的骨灰被亲人从龙州接回家乡,葬于烟台市福山区烈士陵园。郭蓉蓉牺牲三十二年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郭容容烈士墓

烟台市福山区烈士陵园

郭容容骨灰迁回家乡后,龙州烈士陵园依然保留了她的墓碑,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龙州烈士陵园,怀念郭容容和自卫反击战英勇报国的烈士。

广西龙州烈士陵园

郭容容烈士墓

战友怀念郭蓉蓉战友